走访遍英美名校发现,原来好学生都被教了一件事

本文作者吴军,原腾讯副总裁,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因为自身求学和女儿申请大学的原因,吴军走访了英美两国的各大名校,并将考察过程中的发现和感悟写进了《大学之路——陪女儿在美国选大学》一书中。

今天这篇文章就整理自这本书,和美藤国际一起来看看备受美国名校推崇的通识教育到底是什么吧!

 

通识教育让你一直跑下去

美国名校普遍认为大学教育分两个阶段:以通识教育为主的本科阶段,和以专业教育为主的研究生阶段。本科阶段,学生们应该学“大行之道(Universal Knowledge)”,而不是“雕虫小技(Skills)”。

在很多名校,本科生所学的专业知识要比中国学生少,但知识面却要广很多,社会经验也更丰富,综合能力(写作及表达能力、科学素养)更强,这正是通识教育的目的和好处:

让学生了解世界、拥有应付复杂生活的本领和实现自我价值的信心,会给学生的人生长跑带来持久的后劲

美国曾统计过各大学毕业生的入职年薪:

15年前,前10名,除了工科较强的斯坦福和以商科见长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是综合性大学之外,其余清一色是理工大学,如:麻省理工、加州理工、佐治亚理工等,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常春藤名校都不在其列。

但对比15年后的薪资情况时,那些以通识教育见长的大学,如:哈佛、普林斯顿就挤进了前10,超越了以工科、商科为主的大学。

收入虽然并不是衡量毕业生价值及大学好坏的唯一标准,但至少可以说明通识教育的重要性。

在哈佛、耶鲁、普林斯顿三座“大藤”里,耶鲁尤其强调文科和艺术对学生一生的影响。在耶鲁,本科生三年级以后才选专业,而且只要选够36门课就可以毕业,不做毕业论文。因为,学校不想让学生用全部时间来准备考试,以至于耽误了他们的全面发展。

事实上,耶鲁学生一半的时间都花在了课外活动中,因为这些看似和考试无关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各种优秀品质,比如拼搏精神、团队精神、领导能力、社交能力、表达能力、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等等。

和耶鲁一样,哈佛也不强调考试成绩,会给大部分学生A,学校希望藉此向学生们透露一个信息——你们的学业已经足够优秀了,你们应该关注课程以外的东西。

普林斯顿的学生无论最后获得哪一种学位,都需要修足够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课程,以及基本的理科课程。

即使在盛产科技新秀的斯坦福本科实行的也是通识教育,学生必须在9个领域完成必修课,包括文化与思想、自然科学、科技与实用科学、文学与艺术、哲学、社会学科与宗教思想。

所以,很多美国名校的毕业生,虽然本科毕业时只拿了一个或两个学位,却因为通识教育,擅长很多领域。

通识教育引出热忱,并与学生的兴趣适配、链接

美国的亚裔高中生以及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的高中生,申请美国最优秀的高校正变得越来越难。最根本的原因是教育理念不同,或者说对教育的意义认知不同。

亚裔家长给了孩子太多压力,很多中国学生并非出于兴趣,而是因为现实的利益而学习。不少人上大学是为了拿文凭,拿到毕业证就意味着考试生涯结束了,接下来一辈子再也不用学习了。

但事实上,想进入哈佛这样的学校,最重要的是爱学习,有非常强的学习动力和自觉性,同时有志于成为各学科最优秀的人士。哈佛希望网罗全世界各领域最顶尖的人才,比如:马友友、林书豪等等,无论哪个领域的顶尖高中生,只要学习不太差,哈佛肯定录取。

为了进名校而进名校,和因为对知识的渴望进名校,是两回事,前者的人生高峰在离开学校的一瞬间就结束了,而后者的人生在离开后才刚刚开始。

那么有了通识教育的基础,一个人又能走多远呢?这取决于两点:1、服务社会的意愿;2、对所从事的事业的喜爱程度。而这两点其实都强调了一种东西:热忱。

美国对成功的定义非常多元化,一些在国人眼里吃力不讨好的职业,如:新闻记者(美国大部分新闻工作者收入很低)、低级地方官(收入也很低)、卫生、工会、参军,恰恰是很多哈佛毕业生的职业选择。

还记得《虎妈战歌》中的“虎妈”蔡美儿吗?她成功地将女儿索菲亚送进了哈佛,索菲亚毕业之后却决定参军,蔡美儿也十分支持女儿服务社会的想法。

总的来说,英美名校在提供通识教育的同时,还以相当的自由度、包容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找到适配的方向和兴趣,引出潜藏在孩子内心的智能。

    相关阅读

    © 2017-2022 北京美藤百年国际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 京ICP备17051599号-1

    地址:海淀区中关村SOHO | 电话:010-62544136 | 邮箱:Mt@mt100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