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被称为“全球青年诺贝尔奖”的神仙奖学金,在寻找什么样的年轻人 ?

“全球最难申请奖学金”“世界最负盛名奖学金”“全球青年诺贝尔奖” ……虽然今年只是罗德奖学金进入中国大陆的第五个年头,网络上却早已流传着不少关于罗德奖学金的“传说”。
 
而每年年末录取名单公布后,成功入围的四位中国学生也总是被视为妥妥的学霸。
 
不少家长艳羡地看着这群“别人家的孩子”,拿着每年近50万奖学金跨入牛津大学的大门,却又不免觉得,这是自家娃难以企及的高度。
 
罗德基金会
 
是否真是如此?这个传说中的神仙奖学金究竟是什么来头呢?对绝大多数家长而言,其中又有哪些教育理念值得借鉴与学习呢?
 
罗德奖学金(Rhodes Scholarships)创立于1903年,是全球首个大规模国际性奖学金。
 
经过110多年的发展,罗德奖学金现在每年会从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1.2万名申请者中,选拔出约100位青年精英,资助他们进入牛津大学深造。
 
这些成功入围的年轻人被称为“罗德学者”,能够自由选择牛津大学的任何专业进行攻读。
 
2018年中国大陆四位罗德学者
 
2015年,罗德奖学金正式面向中国大陆地区开放申请,每年选拔4位,迄今为止共诞生了16位中国罗德学者。
 
近日,在2019年罗德奖学金申请开放之际,有媒体就罗德学者这群“世界上最优秀的年轻人”都在做些什么,世界名校与海外职场都在强调的领导力,以及中国罗德学者的选拔要求,与罗德学院院长Elizabeth Kiss博士进行了讨论。一起和美藤国际来看看吧!
 
罗德基金会新任CEO、罗德学院院长Elizabeth Kiss博士
 
 
为世界挺身而出
 
116年来,罗德奖学金已培养出8000多名活跃于各行各业的罗德学者,其中包括40多位国家领导、30多位军事家、10多位诺贝尔得主、50多位教育家以及一众人文领域学者。
 
“为世界挺身而出(Standing up for the World)”,是罗德奖学金的信条。
 
“2014年,埃博拉疫情在西非爆发,第一批赶赴疫区,冒着生命危险参与患者样本病毒基因组测序工作医务人员中,就有一位罗德学者,而且还是一位女性。”柯理思博士非常骄傲。
 
当年,西非的埃博拉疫情大爆发导致了超过900人患病、390多人死亡。柯理思博士提及的罗德学者名叫帕尔迪斯·萨贝缇(Pardis Sabeti),是一位伊朗裔美国生物学家和遗传学家。
 
生物学家和遗传学家  Pardis Sabeti
 
当时她领导的医学小组,与其他医务工作者一起,完成了99个埃博拉病毒的全序列分析。
 
这是人类第一次在人群中探索埃博拉病毒的真实演变过程,为改善检测诊断方法,以及疫苗和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了重要的一手资料。
 
面对这场大灾难,不是帕尔迪斯一位罗德学者在孤军奋战。
 
还有非常多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从事不同领域工作的罗德学者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贡献着力量。
 
例如职业为记者的罗德学者,通过发布埃博拉疫情的原创报道吸引全社会的关注;而身为基金会负责人的罗德学者,则以捐献资金的方式进行支持。
 
柯理思博士非常高兴看到各行各业的罗德学者能够聚集起来,合力解决世界上的一些问题。“因为现在很多人类的问题是整个世界的问题,需要有不同领域专业知识的人一起去解决。”
 
“为世界挺身而出”
 
而无论罗德学者活跃在哪个领域,担任的角色是什么,他们的一大共同点就是——都有非常强烈的,为社会服务的意愿。
 
在柯理思博士看来,有这样意愿的年轻人,也更有可能符合“为世界挺身而出”的信条。因此,这是罗德奖学金在遴选过程中非常重视的品质之一。
 
 
培养卓越领袖
 
柯理思博士在担任罗德基金会首席执行官之前,曾任美国女子文理学院Agnes Scott College校长长达十二年。
 
无论是担任校长还是罗德基金会领导人,她想要培养的年轻一代,不仅要有改变世界的志愿,还要有卓越的领导力。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有团队协作能力的领导者(Collaborative Leader)。”
 
柯理思博士访问清华大学
 
柯理思博士说,“我希望我能够把决策的被影响者们聚集到一起,了解他们的想法,然后进行分析与思考,最终制定出一个策略。”
 
她举了一个目前工作中的例子:“比如,我会让我们的工作人员、现届罗德学者以及校友们都参与到制定计划的过程中,一起思考和交流类似‘在未来十年里,罗德学者应该做些什么’的问题。我们把这种会议称作‘市民大会(Town Hall Meeting)’。”
 
在柯理思博士看来,把不同背景的人组织起来,为他们提供交流的机会和平台,是作为领导者非常重要的一个能力。她希望大家能够知道,领导力不只是人们脑海中的刻板印象,还有非常多的类型。
 
今年3月9日至11日,新一届罗德学者就参与了主题为“通往领袖的道路不止一条(No One Way to Lead)”的新生活动。
 
“因为每个人的性格都各不相同,那么他们倾向于发展的领导力也很有可能不一样。有比较活跃的,也会有比较安静的领袖。”
 
全球顶尖媒体高层、美国国家公共电台新闻(NPR News)总编辑塔玛尔·查尼(Tamar Charney)可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新闻总编辑  塔玛尔·查尼
 
她是位性格内向的女士,但她卓越的创造力与强大的影响力,都给无数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可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领导者,但她向我们证明了,安静、内向的领袖也同样可以是一名优秀的领袖。
 
作为曾经女子学院的校长,柯理思博士还告诉美藤国际,整体而言,男生和女生的领导力发展倾向的确不太一样。女生相对来说更容易看到自身不足。
 
有研究发现,即使男生和女生在数学测试中取得了相同的成绩,比起女生,更多男生会认为自己有较高的数学水平。
 
而这样的心理状态也反过来影响了女生在理科方面的发展。在领导力培养中也是类似的情况,因此我们需要给予女生更多自信,而更多地培养男生自我反思的能力。
 
 
当问及领导力是否是一种天赋时,柯理思博士坚定地认为,领导力是可以培养的。
 
“首先,就像之前所说的,领导力的类型非常多,每个人都可以发展自身的领导力。
 
其次,我认为领导力是一个动词,它不止意味着成为一个领袖,而是多种能力的综合,例如听与说的能力、合作能力与理解他人的能力等。
 
我们可以把这些能力梳理出来,然后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
 
 
可能有人会问:每个社团或小组中,往往只有一个领导者。绝大多数学生只是社团的参与者或小组组员,要如何培养他们的领导力呢?
 
对于这个问题,柯理思博士解释道:“领导力和你的角色或职责关系其实并不大,如果你在尝试解决一个问题或者和他人合作推动一个项目,这些活动都在帮助你建立和发展你自己的领导力。”
 
 
多元化的选拔
 
除了以上提及的两点要求,以及卓越的学术能力为前提,美藤国际发现,罗德奖学金在选拔标准上给予了候选人尽可能大的自由。
 
那么 ,录取率如此之低的罗德奖学金究竟是如何筛选学生的呢?今年对中国候选者又有什么样的期待呢?采访伊始,美藤国际就向柯理思博士提出了这些疑问。
 
没想到柯理思博士的回答非常简单:“你知道吗?罗德学者没有唯一的模板。(There is not a single model of being a Rhodes Scholar.)
 
这也是罗德奖学金最美妙的地方所在。无论从事什么领域的学术研究,来自哪个国家或地区,有什么样的兴趣爱好,我们都非常欢迎。”
 
 
柯理思博士继续解释道:“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但每个人身上都会有某些优秀的特质,有各自的专业领域。这就非常棒,我们希望罗德学者是多元化的。”
 
柯理思博士所说的“多元化”其实在历届中国罗德学者身上也有所体现。
 
虽然目前在中国大陆只诞生了16位罗德学者,但研究领域已涵盖工程、医学、统计学、性别研究、教育传媒、自然保护,甚至还有戏剧、犯罪学等冷门学科。
 
中国罗德学者中不仅有关注社会边缘人群的极限运动爱好者、有志于利用医疗科技帮助中国精神病患者的男排队员,还有致力于残障儿童教育的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等。
 
可以看到,中国罗德学者们不只有非常多元化的研究领域,也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和鲜明的个性。
 
其中2018年中国罗德学者赵家鑫的真实与自信,给美藤国际留下了深刻印象。
 
2018年中国罗德学者  赵家鑫
 
在采访过程中,谈及家庭教育,赵家鑫毫不避讳地告诉美藤国际,自己的父母文化水平有限,父亲是一名建筑工人。
 
而在申请罗德奖学金的过程中,赵家鑫母亲能够帮到他的,可能也只是一句“一定能行,放轻松”。但就是这句朴实却最真诚的话语,家鑫说,让他感到无比踏实。
 
为了全面了解每位候选人,罗德奖学金还在面试过程中设立了一个非常独特的“晚宴”环节。
 
经过网申和线上面试脱颖而出的不到15位终选候选人,会在这个环节中,与参与终选面试的评选委员共进晚餐。
 
“我们希望能够为候选者提供一个相对放松的环境,让候选者尽可能自然地表现自我。我们想要了解的是每位候选者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比如我们不仅会谈论当前世界上发生的热点事件,还会观察候选者是如何对待评委和其他候选者的。”
 
柯理思博士笑言,“最重要的是做真实的自己。”
 
2018年罗德晚宴
 
网络上关于罗德学者有这样一句评论,“罗德学者历史上出现了很多厉害的人物,这是事实,但更多的人都泯然众人了,这更是事实。”
 
但只要对罗德奖学金的使命有一定了解,就能知道,罗德奖学金在意的不是一个人的头衔,不是要每位罗德学者都有多么大的成就,而是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岗位上,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把世界往美好的方向推动一点点。
 
这也是教育,对所有年轻人的愿景所在。

    相关阅读

    © 2017-2022 北京美藤百年国际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 京ICP备17051599号-1

    地址:海淀区中关村SOHO | 电话:010-62544136 | 邮箱:Mt@mt100edu.com